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媒体金科 > 正文

重新看待学习 树立“大学习观”(二)

供稿单位:南京电视台 作者:南京电视台 责编:刘鹏 供稿时间:2025-11-17 13:52

(通讯员:刘鹏)主持人:进入大学校园以后,可能也会有两种比较极端的情况,一就是,我前面寒窗了12年,总算可以轻松一下了,那我就好好休息一下。还有一种是觉得,我一定要快马加鞭,赶紧把一些比如说四六级这些该考的能考的,我都在大一大二就把它考掉,把它去学完,您认为这两种想法或者说这两种思路哪一个正确,或者说这两个都有一些什么样的需要调整的方向?

刘 畅:这两个看起来是不一样的,但它本质上其实是有相似处的。就比如说,我觉得我以前的学习太努力了,我被管得很厉害,你这样讲的话,其实说白了你的学习还是由外在的压力导致的,可以说它也是一个外部的动机,因为你要回避惩罚,或者是你要获得老师和父母的认可,这个都是外在的一些动机。第二种,比如说我要尽快地完成这些考试,我以目标为导向,看起来比第一个积极一些,但它其实可能还是一个外部动机,就是我要完成某个目标,我要得到那个认可。这两个需要调整的其实都是要找到那个内在的动机,就是我觉得这个东西是我有兴趣,或者是需求,对我来说都是符合满足的,那我可能就会在面临一些失败的时候,比如说一次没有通过,一下没有学会的时候,不会那么容易的就气馁了,就打击了。那么第二种同学也是,第一类同学也是,你就不会觉得我的学习都是为了别人,为了成绩,有了内在动机之后,他自然而然的就会有一种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主持人:您刚才也介绍了,实际上我觉得不光是大学生,就作为我们正常人也是这样,如果一直都是得到负面的这么一个评价,可能久而久之就会觉得算了吧,我就不干了。那么如何能够把这些负面的评价转化成正面的动力,或者说我如何能够获得更多的这种正面的评价呢。

刘 畅:就是心理学有一个区分就是,成长性思维和固定性思维是两种思维,这个曾经是哈佛大学的实验,把学生划分为这样两个班之后,如果只是有一个改变,就是在成绩不好的时候,一个班的同学说你这次没有考好,另一半的同学可能就是告诉他,你还没有得到一个好成绩,还没有达到这样子一个评价,但是你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那么如果一个人他是有这种成长性思维,就是这个失败只是代表我现在还没有成功,那么就是代表可能我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那这些人最后一定可以达到他想要得到的那个状态的。但是有一部分人就会觉得失败了就代表我失败了,我不可能成功了,这个失败可能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失败,他可能就不想再去尝试了。

主持人:那么这个是不是还需要我们自身先去对自己有个非常准确明晰的认知,然后在这种明晰的认知情况下,少对大脑说“不”。

刘 畅:对。

主持人:然后再一步一步地去慢慢朝你所设定的目标去达到。

刘 畅:因为很多东西我们都会评价为能力,对吧?人际交往的能力,学习的能力,记忆的能力,表达能力,就是只要后面挂上能力两个字,我们就要坚定地相信,只要是能力,它一定会通过练习而提升的,它不是一个固有的水平状态。

主持人:而且我觉得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大家一定要把这个大目标把它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目标,只有这样的话,你的自信心才会越来越强越来越多。

刘 畅:对,您说得非常对,就是反馈要很及时,比如说很多人喜欢玩游戏,游戏一个很大的特点,一关一关,反馈是很及时的,你马上就能知道我这一关是胜利了还是失败了,对吧?其实我们在完成一些学习任务或者是人生任务的时候,也是可以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的,就是学习任务很困难的,可以很简单地说,比如说先通读一遍,我不管会不会我先读一遍,先看一看有没有不认识的字,先把这个给扫清了。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有的时候,同学们过来咨询他就会说我一点都不想学习,我每天都是坚持不住,我们有一个反向的类似一种反向的方式,就跟他说,你就今天只看一行字,你千万一个字都不要多看,你回去试一下,看看能不能坚持。其实你一旦开始,可能就会觉得,你的任务设计得越小,你就会发现完成的可能越大,而且你会完成比你目标设定更大的内容。

主持人:那么在这种学习方式的引导下,您能不能帮我们的大学生们梳理一下,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在学习上他们应该如何去安排会更好一些?

刘 畅:我觉得可能各个科目不太一样,我也不太非常确定每一个专业细微的一些差别,但是我认为首先大一你肯定要建立一个比较好的学习态度,去养成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有自主学习的意识,知道我要去怎么样去适应节奏,或者是找到自己的节奏,而不是一味地等着老师来给我,或者是我只去完成我的学业任务或者是考试,我们要调整学习观念。大二就开始进入专业课的学习了,我还是很建议同学们去了解一下你这个专业未来的工作岗位到底需求是什么,你必备的基本技能是什么,有没有一些资格考试证书,或者是一些核心的工作需求,它到底是要求是什么?你了解了之后,可能在专业学习的时候就会更有目标性,知道在什么时间节点要去完成什么,我觉得这个对大二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到了大三大四,可能同学们就开始实习的机会会多一点了,就更多地要去接触社会了,我觉得学习可能就是真的不再局限在课本上或者是去考试当中了。

主持人:您觉得大学的学习除了课堂,还有哪些场所是特别适合大学生学习的?

刘 畅:那肯定无时不在的。其实我知道我们同学们用 B站,他们叫B站大学,就是很多课堂上没有听懂的,就在B站上去找相应的资源去学习,所以网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它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特别是AI问世之后,很多人都会担心自己的专业会不会被AI取代,或者是过分地依赖AI。其实我觉得现在有一些情况是过分地依赖AI,我见过我的学生们可能完成问题就是直接把问题发给AI,AI给他作答他就直接用,但是我觉得这个其实没有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我觉得大学生的学习,特别是在 AI的时代的影响下,我们肯定要先学习如何学习的能力,就是我要知道这个思考是怎么样发生的,因为可能未来你应对的挑战,它也不是说一定有一个固定答案,那你要建立你自己的思考体系,我觉得这个是很重要的,那这种学习它可能发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和人打交道的时候,我去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我都要有自己的一个思考路径,而不是说这个问题来了我就直接去问老师应该怎么办?我直接去问AI我应该怎么办?

主持人:对。谢谢刘老师,可以说通过和刘老师的这么一段交流,让我们大家越来越感觉到大学的学习不是越来越轻松了,而是越来越有趣了。那么进入大学可能很多人进入了一个陌生环境,在与人交往的过程当中,他们又会遇到一些什么问题,遇到这些问题又该如何去解决呢?我们下期节目刘老师会接着告诉大家。好,今天节目就这些,感谢各位的收看,我们节目在南京广电集团牛咔APP上可以实时收看以及点播回看。明天晚上同一时间南京教育头条我们不见不散。

2025年11月14日南京电视台报道,链接:

http://www.nbs.cn/tv/njjytt/2/202511/t20251114_770173.html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99号
邮编: 211169
XML 地图